電機人才的醫療科技之路 教授:先找出數據應用目標

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認為,電機等工程人才的跨領域技能培育需要時間,同時也需要更加廣大的社會責任和目標。李建樑攝

企業的數位轉型意味著透過數位工具的運用,加上革命性的新方向設定,進而帶領企業走向全新領域。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表示,現在已是數據應用的時代,未來醫療與科技融合的學生教育,需要從核心概念引導,才有機會培養出新一代既彈性又靈活的跨領域人才。

數據應用前必須找出目標

過去幾次產業革命都著重不同工具與概念,如機械應用、電力應用、電腦應用,而在AI的時代,數據應用更是重要。要建立機器學習模型,需提供明確的目標與融會貫通跨領域知識。陳良基分析,即便現在不少大學已有許多跨領域課程,但觀察到學生的時間其實有限,很難在課程修習過程中,瞭解與歸納出自己未來的出路。

因此,為了要瞭解數據究竟可以應用於何處,除了電機與資訊工程的科技技能以外,更期許學生在修課上,能夠去學習更多跨領域的知識,與自己本科不同的特色,像是近年發展得興盛的智慧醫療,就需要科技人瞭解健康的本質、人類生活的行為模式、醫療的技術與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等綜合軟實力與硬實力。

培育人才是高教體制與社會問題

「跨領域人才的培育都還需要時間」,陳良基坦言,無論是學用落差、銜接職場即戰力,或是大學教育體制、熟悉科技應用的素養養成,都還需要時間。除了體制以外,人才培育也遇到了世代的問題。

台灣社會這30多年來,經濟發展相對穩定,使得家庭經濟與發展責任的重擔,在一些情況來說沒有過去那麼重,也會讓整體就業市場、必需要經濟突圍的人生規劃排在後面。

也因為這樣,陳良基希望能夠持續與學生互動,並鼓勵學生找到自己來到人世間的目標與任務,透過大專院校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,讓學生成為對於社會有貢獻的人。從大學累積許多知識和能力,也期許學生能夠取之於學校和社會,更回饋於社會,在高薪工作的探尋以外,更能夠在創新領域帶給日常社會不一樣的價值。

本文來源:DIGITIMES https://www.digitimes.com.tw/iot/article.asp?cat=158&cat1=20&cat2=70&id=0000612797_FJW62EV2L4U2DY6G5OPC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