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:臉部辨識助攻IoT產業 未來3年應用起飛

科技潮流離不開5G與人工智慧(AI)的發展,許多企業尋求搭著這兩項趨勢的轉型模式,試圖找尋更多未來能夠蓬勃發展的商機。訊連科技(CyberLink)以多媒體軟體程式起家,包含了家喻戶曉的DVD播放程式PowerDVD、美化照片的照片大師與剪輯軟體威力導演等。近幾年除了B2C的產品之外,也發展B2B的企業用軟體U系列,其中包含了視訊及通訊軟體。

直至2018年末,訊連開始發展AI人臉辨識系統,董事長黃肇雄表示,企業要尋求轉型都應從核心技術擴展,而訊連就是以影像(Video)起家,再加上人臉辨識系統的應用範圍廣泛,公司發展便向此方向進展。作為台灣少數上市軟體公司,訊連科技的轉型成功,近期更參加CES消費性電子展的展出,成功將人臉辨識技術導入的智慧安控、智慧居家等應用場景,引來相當大的關注。

 


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。訊連科技

畢業於台大電機,專攻電腦科學的黃肇雄博士觀察台灣人臉辨識應用的大宗為何?而在發展此項技術時的利基與困難又是什麼?以及他如何看台灣軟體產業發展?接下來將由黃肇雄董事長進一步解釋其中內涵。

問:在台灣,人臉辨識主要應用的領域在哪裡?

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可以應用的地方,只要有IP Cam結合AI就可以應用。當然最常應用的就是在安控領域,例如世大運的時候安裝在選手村確保出入安全,或是與保全公司、私宅大樓電梯結合,去為安全監控多一層保障。另外就是在零售業,在這個領域可以分為認臉與不認臉的機制,所謂不認臉就是辨別性別、年齡等特徵,進而分析不同客群的喜好,而這樣的分析就可以幫助零售業去做不同客群的推薦。此外,就是VIP客人的應用,在使用者同意紀錄後記住所選擇的商品,下次會自動為你推薦上次選擇過的產品。這兩個產業不僅在台灣是導入最多的,同樣在海外也以此兩個產業為主。

另外還有個產業導入的機率非常高,那就是保險金控產業。但目前因為金管會尚未明確制定相關人像辨識法規,也還沒確保相關技術發展的成熟度及安全性。因此目前雖然有些金融相關機構的合作正在洽談,但還在等待金管會的法規通過。

不過,台灣有一項產業與其他國家較為不同的。台灣一直以來都是製造業、物聯網(IoT)製造業的大本營,因此訊連有很多的客戶群是與IoT合作的,結合之後變成我們所說的人工智慧物聯網(AIoT)。像先前發布與研華科技的合作,他們是全世界工業電腦最大的製造商,所做出來的工業電腦就算是個IoT,應用範圍非常廣。那若是他們的產品能加上人臉辨識,產品加值擴大,更能夠提升競爭力。

問:目前在台灣,辨識技術的發展是否會受到什麼限制?

如果說是很多人在意的隱私問題,我們並不會在公共領域建置人臉辨識的機制,這樣當然就會有隱私的問題。但如果應用領域是像先前提過的與住宅大樓電梯,或是自己公司內部的門禁系統,那其實不算是公共場合,而是私領域,所以其實也就沒有侵犯隱私的問題。

就像先前說的,人臉辨識能夠發展的領域非常廣,但目前的狀況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。第一個欠的東風是法規的部分,就像先前提到的金融機構就是金管會,還有之前台鐵和軍方本來說要引進人臉辨識,但就有立委反對。其實人臉辨識就像菜刀一樣,既好用也存在危險,但重要的是搞清楚它的好處以及需要顧慮之處。所以我認為就是儘快擬出相關法規,才能讓人臉辨識的應用擁有法規依循。

第二個欠的部分就是現在AI運算量大,所以目前做AI運算的零組件價格還是貴了些。目前相關應用的晶片還是以NVIDIA等大廠為主,但因為低成本的需求提升,讓一些AI小廠甚至是Intel也開始做比較低價的晶片。IoT應用量提升,相關需求提升,才有可能讓價格來到平均值,進而帶動整個市場的蓬勃發展。因此我估計,在接下來的2~3年將會看到人臉辨識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會有快速地成長。

問:旗下多媒體應用軟體從買斷式轉為訂閱制,轉變的契機為何?

訂閱一定是趨勢,每一個賣軟體的夢想就是走訂閱制。那為什麼一開始並不是走這樣的制度,是因為我們知道消費者喜歡擁有,因此心裡對於訂閱制會有些抗拒。所以我們在等待消費者的心理轉變,以及龍頭大廠的帶頭轉變。消費者心理的抗拒減低,是因為近年剛好有個潮流推波助瀾,那就是online game,讓年輕人對於訂閱制慢慢習慣。另外,加上Adobe、微軟(Microsoft)以及防毒軟體廠商的改變,再加上產品到位使得消費者黏著度高,走向訂閱制的時機就到了。

推出訂閱的第一年營收表現一定會不佳,通常相關營收回穩大致需要兩年。目前訊連推了一年多,我們現在看到跌幅已經開始趨緩了,預期到年底就可以看到營收變呈正成長。

問:在台灣,軟體產業相對於硬體較為式微,請問您認為原因是什麼呢?台灣軟體廠商的發展限制是什麼?該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?

首先,以經濟模型來看,一件事情太成功就會成為轉型的失敗因子,意思是說過去20年台灣硬體太成功,所以把大量人才吸進去,因為待遇最好。那第二就是,台灣硬體以代工為主,所以人才都不是business(商業、行銷、業務型)的人才,都是以工程人才為主。換言之,在過去20年,我們最頂尖的人才通通沒有在business model上培養人才。

而軟體業需要的,其實是大量的商業、行銷型人才,而非工程型的。所以因為台灣過去都沒有培養這一類型的人才,造成供需失調,軟體業也因此都做不起來。而此一類型的人才在學校是無法培養出來的,通常商業類型的人才是需要到真正的戰場上累積經驗。

那目前軟體產業很多都以新創為主,但是近年成功的案例卻很少,表面上的原因是創投資金不足,歸根究柢的原因是商業性人才不足。而創投公司在面試時若是沒有看到擁有足夠吸引力的model,便不會投資。所以這是一個因果關係,也就是說台灣的硬體曾經太強,導致人才排擠。

不過展望未來我依然是樂觀的,因為現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新創,雖然會經歷失敗,但是商業型人才就是這樣培養而來的。所以軟體產業要發展,就要將商業型人才培養出來,相輔相成才能有發展的機會。

本文來源:DIGITIMES https://www.digitimes.com.tw/tech/dt/n/shwnws.asp?id=0000577402_wuy55nrvlpb5s13etcz5b